第584章 出关勘查
熊廷百一开口,便把责任全推王化贞身上,而且直接表达了对乾盛帝和朝廷官员的不满,别的且不说,这情商确实是缺缺的。
此时,熊廷百又续道:“王化贞镇守广宁城时,便屡屡违反本官定下的“三方并进”策略,先后六次私自调动军队攻打海州,每次都是无功而返,敌人早就看穿了他的意图,不仅打草惊蛇,还坠了本官的威名。
最近一次,王化贞听信虎兔墩(蒙古林丹汗)出兵四十万助他的虚言,竟试图以六万人攻打辽阳,偏偏兵部尚书张鹤鸣还支持他,本官这个辽东经略有名无实,竟不能节制其出兵。
果然,王化贞最后还是无功而返,虎兔墩的四十万援军也没有出现,导致广宁城失守。王化贞犯下如此大错,张鹤鸣竟然还力保他,继续留任辽东巡抚一职。
王化贞自知有罪,立功心切,竟然异想天开,派了孙得功去策反李永芳,岂料反过来被李永芳给算计了,前线十万大军尽墨,锦州失陷,致使代王和庆王蒙难。
王化贞这蠢货固然罪该万死,兵部尚书张鹤鸣也难辞其咎,要不是张鹤鸣一味袒护王化贞,后来如何能惹出如此弥天大祸?所以本官认为,王化贞和张鹤鸣都应该杀头。”
贾环不由皱了皱剑眉,若真如熊廷百所讲,那么兵部尚书张鹤鸣果然难辞其咎。
“王化贞固然死罪,但熊经略为何不迟迟不救援锦州,致使锦州失陷,二王蒙难?”孙承宗严肃地质问道。
熊廷百冷斥道:“胡说八道,本官得知锦州被围,立即便发兵救援了,还在半路上遇到了丢盔弃甲的王化贞。”
熊廷百的这个回答有点模糊了,贾环立即追问道:“所以熊经略后来到底有没有到锦州城下?抑或遇上王化贞的败军后,就撤回宁远了?”
熊廷百瞪了贾环一眼,沉吟片刻才道:“据本官麾下斥候打探回来的消息称,锦州已经被攻破,根本来不及救援了,本官这才原路返回的。”
“也不是说,熊经略根本没到锦州城?”贾环继续追问。
熊廷百怒道:“你聋了不成?锦州已经被攻破,本官来不及救援,只能撤回宁远,难道不够清楚的?”
贾环淡淡地道:“熊经略莫要激动,本钦差奉旨调查此事,自然事无巨细都要问清楚的,嗯,据熊经略亲口承认,援兵未至,锦州已破,料不及求援,遂回转宁远……”
贾环一边说,一边认真记下笔录,熊廷百捏紧拳头死盯着贾环,仿佛要择人而噬。铁牛和刑威见状不由凝神戒备,真担心这脾气火爆的老头会突然暴起咬三爷一口。
这时孙承宗又沉声问道:“熊经略撤回宁远城后不久,为何又决定弃守?而且尽弃辽西之地,全军回撤山海关?”
熊廷百冷道:“本官已经在奏本上写得很清楚了,前线大败,锦州陷落,代王和庆王蒙难,我军士气极度衰落,相比之下,建奴挟大胜之威,士气如虹,再加上我军的后勤供给不足,宁远城根本守不住,与其分兵把守沿途要塞,让敌人各个击破,还不如集中兵力退守山海关,以确保京师安全。而且如今看来,本官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是正确的!”
孙承宗捋须沉思了片刻,点头道:“熊经略今日所言,本官会如实向皇上回禀,这段时间,还望熊经略尽忠职守,莫要对朝廷有怨愤才是。”
熊廷百昂然道:“本官对皇上,对大晋忠心耿耿,天地日月可鉴,不用孙大人你提醒也会尽忠职守,断不让建奴再进一步,誓与山海关共存亡。”
孙承宗点了点头,起身抱拳告辞,贾环也跟着站了起来,随口问道:“熊经略今日出关视察,可发现敌踪?”
熊廷百摇了摇头。
孙承宗和贾环离开熊廷百的大账,再次登上了山海关城头。孙承宗手按墙头远眺,此时太阳已经沉下去了,夜幕低垂,远山近海都昏沉沉的,那些拱起的山脊仿佛蛰伏着的一头头巨兽,随时都会站起来发动致命一击。
“子明,你觉得熊廷百所言是否属实?”孙承宗忽然问道。
贾环略沉吟道:“应该大部份都属实,但熊廷百放弃宁远城的决定是否正确,我表示怀疑。”
孙承宗点了点头道:“本官也是如此认为的,辽西防线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,就如此放弃了,也委实可惜。”
贾环忽然低声道:“熊经略今日出关回来,神色似乎不太对劲,只怕有所隐瞒。”孙承宗目光一闪道:“原来子明也注意到了,我打算明日亲自出关勘视,子明你便留在关内吧。”
贾环摇了摇头道:“学生跟老师你一起出关吧,彼此也有个照应,放心,学生不会拖老师后腿的。”
孙承宗沉吟片刻,点头道:“子明也是久经战阵之人,也好,那便与为师一同出关吧。”
第二日一早,贾环和孙承宗便不顾监军刑慎言的劝阻,在吴三桂所率的一百骑兵护卫下驰出了山海关。
山海关的城头上,熊廷百看着驰疾而去的马队,面色变幻不定,没想到孙承宗和姓贾的小子竟然如此有种,真敢冒险出关侦察。
且说贾环等人一路上小心翼翼,为了做到万无一失,一共派出了五波斥侯在前方探路,每一波相距离三里地,而且均携带的信号焰火,一旦发现敌情,可以迅速通知后方。
幸好,一个上午下来都平安无事,不过越往东行,人烟便越稀少了,沿途修建的堡垒均遭破坏,村庄房屋也尽数焚毁,应该是熊廷百撤退时的杰作。
“可惜了,这些堡垒均是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建造的。”孙承宗握腕痛惜地道。
贾环安慰道:“存人失地,则人地皆存,存地失人,则人地皆失,倘若证明熊廷百的判断是正确的,宁远城不可守,那么放弃这些堡垒也是无奈之举。”
吴三桂闻言不由意外地瞥了贾环一眼,他虽然也曾听闻关于贾环的一些事迹,但到底只是道听途说罢了,所以一直认为只是别人夸大其词,贾环即便真的文武双全,终究也只是一个未及冠的少年,又能厉害得到哪里?但此时听到贾环言简意赅的一句见解,确实鞭辟入里,显然不是什么绣花枕头哦。
孙承宗点了点头道:“子明此言在理,稍事休息,用点干粮再走。”
于是众人寻了一处有利的地势停下休息,一边吃干粮,歇马力。吴三桂凑上前道:“两位钦差大人,这一上午只怕已经深入百里,为了二位的安全着想,不如就此折返吧?天黑前必须入关。”
贾环和孙承宗对视一眼,后者问道:“子明意下如何?”
贾环站起来,手搭凉棚往东北望去,问道:“吴游击曾伴驾出征,可知宁远城离此地还有多远?”
“估计还有一百五十里左右吧!”吴三桂随口答道,忽又面色微变,紧张地道:“贾大人不会想到宁远城吧?”
贾环似笑非笑道:“吴游击不敢去?”
吴三桂脸上一热,尴尬地道:“并非标下不敢,而是为两位钦差大人的安全着想,若遭遇大股女真骑兵,标下未必能确保二位的安全,而且天黑之前,咱们也无法赶到宁远城呀。”
贾环和孙承宗相视一笑,后者捋须道:“正是要天黑才安全。”
吴三桂神色讪讪,同时还觉得有点羞耻,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都不怕,难道自己这个赳赳武夫还怕了不成?
念及此,吴三桂不由热血上涌,于是抱拳道:“但凭二位钦差大人安排。”
当下,众人休息完毕,继续往东北边进发,只是更加小心了,前进的速度也更加慢。
熊廷百放弃的是宁远城,要想获得正确答案,自然要亲自到宁远城实地考察,这座城池到底能不能守,终究是眼见为实。
且说贾环一行人又前进了约莫一百里,依旧没有遇上任何敌人,连鬼影都没有一只,本地的百姓都迁往关内了,只留下一间间烧毁的残垣断壁。
“怪哉,难道努尔哈赤只是占领了锦州就按兵不动了?”贾环不由皱眉沉思:“那么宁远城会不会还在?并未被女真人占领?”
此时距离宁远城约莫还有五十里左右,亦即二十五公里,已经非常近了。眼看天色就要黑下了,孙承宗下令扎营。
众人选了一处被摧毁的堡垒作为宿营地,稍加修筑便拥有一定的防御力。
当冷月升上天空时,贾环和孙承宗便只带着十二骑,摸黑向宁远城的方向潜去,这个时候,自然是小部队行动更加隐蔽,不容易暴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