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东风快递

深夜,公海上。

随着远洋货轮上打出约定的灯光信号,一艘几百吨的海船靠了过来。

等船只对齐后,远洋货轮上立刻开始向海船吊装货物。

借着船上的灯光可以看到,吊装的货物体积还不小呢!

长条形物品,至少有10米长。

从船员们小心翼翼的动作可以看出,这东西的不简单。

花了1个多小时,整个吊装工作才完成。

很快,海船就消失在夜色中。

5个小时后,阿成秘密来到临海县某个军营内。

随着两辆货车上的防水布被揭开,露出车斗内硕大的“东风快递”。

一个老头走近货车,轻抚着导弹介绍道:“这是东风快递家族中的21a型中程弹道快递,弹长107米,弹径14米,重147吨,携带常规弹头时最大射程1700公里,支持发射车和发射井两种发射模式,末端制导速度10马赫,打击精度在10米以内”

对于这款“快递”的参数,老头如数家珍。

老头叫陈鼎之,国内支援这边的军工专家之一。

早年因为一场意外,陈鼎之的妻儿都已经离世。

孑身一人,他自愿报名来这边支援军工生产。

目前,被阿成任命为同盟军军工部门的总工程师。

已经升任马来地区情报负责人的叶青华恭维道:“陈老慧眼如炬,您所说的参数一点不差。”

陈鼎之笑道:“你们别看我是搞轻武器,对咱们‘东风家族’那些宝贝还是有所了解的。”

阿成问道:“叶副处长,你们销售给阿特国的‘快递’也是这一款吧?”

阿特国从2014年就公开宣称拥有了21型东风快递,但没有公布具体是什么型号。

这款“快递”总共有a、b、c、d共4个型号,最屌的是21d型反舰弹道快递,号称“航母杀手”。

阿成最想要的,也是这款21d型“东风快递”。

但反舰快递的科技含量更高,至今也没有听说过出口的案例。

叶青华道:“不满孙司令,阿特国买的确实这个型号。”

阿特国那是出了名的狗大户,买东西自然要买性能好的。

若非已经有出口的案例了,这次也不会调拨这款21a型“东风快递”给同盟军配合演戏。

实际上,阿成这话是试探军售的可能性。

既然已经有了出口的先例,以后出售给另外一个国家也不是没这种可能。

再怎么说,同盟军也比阿特国靠谱些吧!

当然了,正常军售得等同盟军正式立国后。

向地方势力出售这种重器,还是有很大的舆论风险。

陈鼎之从技术角度分析道:“以21a型东风快递那1700公里的射程,足以覆盖菲国全境,绝对能令老米设在菲国的几个军事基地寝食难安了。”

再怎么说也是白得的利器,阿成也没有强求。

接下来,就是如何快速形成战斗力了。

武器要形成战斗力,才能对敌人具备威慑力。

“快递”发射井,由陈鼎之带队负责搞定。

为了配合老家的威慑计划,“东风快递”模型也由陈鼎之这边安排生产。

武器操作培训,则由叶青华带来的人负责。

这些事情不用阿成亲自操心,交给手下落实就行了。

阿成这次来临海县不单单为了看“东风快递”的,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。

两个小时后,阿成乘车来到第二军的临时指挥部,伍莲婷早已经带着主要军官在门口迎接。

事情的起因,是这样的:

3天前,有4名伤痕累累的华人青年乘坐小渔船来到同盟军的地盘。

他们上岸第一件事,就是跪求同盟军出兵拯救苏拉维西岛的华人。

苏拉维西岛是世界第11大岛,岛屿面积179万平方公里,印国在这座岛上设立了6个行省来管理。

整个苏拉维西岛人口1900多万,主要由7个多数裔土著民族组成,其他少数裔民族也有40多个。

另外,苏拉维西岛的华人也有30多万。

实际上,从东加丹行省伯劳县最东端乘坐船只出发,到对面的苏拉维西岛仅仅只有六十多海里。

坐快艇,也就个把小时而已。

自从开战以来,岛上的30多万华人居民便处于水深火热之中。

战事不顺,本地土著难免拿他们泄愤。

再加上印国实行的高压管理政策,他们现在连基本的食物都无法保证,已经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。

最惨的还是被抓入集中营里面的华人,死亡率超过百分之30。

里面的华人不仅要靠树叶、草根为食,还要承担繁重的劳动。

稍微工作量不达标,就被折磨得死去活来。

这4个人也是趁着外出干活的机会,冒死跑出来的。

于情于理,阿成都不能坐视不管。

最有效的办法,无疑是就近从第二军抽调兵力登陆苏拉维西岛解救这些华人。

但制海权在印国手上,再加上后续老米海军可能下场。

一旦发现同盟军派兵登陆苏拉维西岛,印国海军必然会封锁海峡。

届时,同盟军根本没有能力将30多万华人运回来。

于是,阿成很快就转变了思路。

既然人运不回来,那干脆派兵过去在那边占下一块地盘,然后将华人收拢起来保护。

这样一来,也算是变相救了这些华人。

大规模跨海作战对同盟军来说,最大的问题是后勤保障。

一旦海路被封锁,派出去的部队要在那边自力更生了。

这不,阿成3天前就命令第二军研究作战方案了。

现在,阿成就是过来听取作战方案的。

阿成吩咐道:“介绍一下情况吧!”

“印国在苏拉维西岛的驻军22万人,预备役部队约4万,分散在十多个主要城市周围驻守”伍莲婷详细介绍了敌人在对面的兵力部署。

“我计划从第二军抽调9000兵力,再配合一个特战营的士兵,总数约9500人在中苏拉维西行省北部登陆,一路6500人的主力向北进攻哥伦达洛行省、北苏拉维西行省,剩下3000人的偏师向南进攻南部4个行省进攻”

苏拉维西岛的地形非常奇怪,整体类似一个大k字母。

岛中部是险峻的山区,将这4个伸出来的半岛分割开来。

因此4个半岛之间很少来往,从海路连接都比从陆路方便。

特别是左上角那个半岛,由中苏拉维西行省北部+哥伦达洛行省+北苏拉维西行省组成,像是一根长长的狗尾巴。

而华人主要集中在北部、南部、西部地区,这也是伍莲婷要兵分两路的原因。

阿成问道:“总数不过9500名士兵,还分兵两路进攻,是不是太冒险了?”

伍莲婷解释道:“我的目标是将这条狗尾巴切断,将救出来的华人集中在北部地区安置,南路的偏师主要以扫荡为主”

北部两个行省距离同盟军更近,更加容易获得兵员、武器的补充。

“另外,我打算将解救出来的华人男性青壮编入军队,执行以战养战的战术,通过摧毁地方统治挑起各族的动乱。”

阿成简单思索,便确实这是最优的方案。

阿成问道:“你打算选谁担任主帅,什么时候动手?”

伍莲婷推荐了身后的陶大石:“我打算抽调203师师长——陶大石担任主帅,这家伙以前跟张海林经常执行海外任务,见多识广、胆大心细,鬼点子又多,他是最合适人选。”

“至于动手的时间,我打算安排在5天后,情报部门正在帮我们转运武器弹药过去,还需要一些时间。”

阿成看向陶大石,鼓励道:“你要是能在那边整编出一个军的兵力,我直接任命你为同盟军的第五位军长。”

“谢司令栽培,这个军长,我当定了。”陶大石难掩内心的激动。